<button id="b4xfo"></button>
      <dd id="b4xfo"><track id="b4xfo"></track></dd>
        1. <th id="b4xfo"></th>
        2. 中安在線手機版|安徽發布|省政府網微博|中安在線微信|中安在線微博

          設為首頁

          英文|簡體|繁體

          您當前的位置 : 鄉村振興 > 人才振興

          中安在線   2022-09-13 16:06: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紀文慧   編輯:汪源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神農英才”計劃推進情況備受關注。經過層層遴選,首批計劃共有49名農業科技領軍人才、202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選。

            人才是強農興農的根本,我國目前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盡管總量占據優勢,但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整體結構卻并不合理,比如缺乏世界級科技大師、青年人才儲備不足、農業技術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脫節等。

            補齊上述短板,關鍵在于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分層分類。通常來說,農業科技成果要經歷研發、推廣、規?;瘧玫拳h節,方能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上述環節缺一不可,每個階段的特點不同,決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式也不盡相同。

            以研發環節為例,農業科技原創研究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還會受到農業領域特有的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需要為站在人才隊伍頭部的戰略科學家們提供持續、強有力的資源支持和機制保護;再比如推廣應用環節,農業科技工作成效的重點在田間轉化,培養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是關鍵。

            針對上述特點,我國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上已初步建立“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鄉村振興帶頭人”4支人才隊伍。

            當下,覆蓋農業科技研發應用全周期的人才隊伍已經連線成網,還需夯實基礎,不斷提高人才隊伍建設質量。

            首先,農業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作為“關鍵少數”,對破解農業科技領域“卡脖子”難題舉足輕重,應堅持提前布局與長周期培育。一方面,通過出臺專項培育計劃、建立戰略人才庫、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優化科技投入模式等方式,為前沿科技人才長期穩定研發提供支撐。另一方面,推進人才激勵機制改革,如完善基于績效考核的收入分配機制,加大對科技人才的薪酬激勵等。

            其次,青年科技人才是戰略科學家隊伍的源頭活水,應加快破除制約其成長的因素。在觀念上,打破“論資排輩”的刻板印象,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成長信心;在實踐中,放手讓青年擔綱領銜,增加其在承擔課題任務、分配科研經費等方面的比重。比如,“神農英才”計劃規定,45歲以下科技人才的入選比例不低于20%。

            將農業科技落實到田間地頭、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的最后一環還是在廣大鄉村,應更加重視培育高素質農民和鄉村產業帶頭人。既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升基層農技人員素質,著力培育一大批種田能手、農機作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與此同時,推動涉農院校教育與產業需求有效銜接,嘗試以定向招生、培養、就業的方式讓更多畢業生和技術人員下沉到鄉村,幫助農業科技在廣袤田野開花結果。(紀文慧)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

          免费一卡二卡日韩AV
          <button id="b4xfo"></button>
            <dd id="b4xfo"><track id="b4xfo"></track></dd>
              1. <th id="b4xf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