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b4xfo"></button>
      <dd id="b4xfo"><track id="b4xfo"></track></dd>
        1. <th id="b4xfo"></th>
        2. 中安在線手機版|安徽發布|省政府網微博|中安在線微信|中安在線微博

          設為首頁

          英文|簡體|繁體

          您當前的位置 : 鄉村振興 > 鄉村樣板

          中安在線   2022-10-24 11:45:18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梅方瀅 梅姚曦   編輯:汪源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站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前沿,蘇州市吳江區正在加快推進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在“有風景的地方嵌入新經濟”,全面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兩大組團”推進鄉村建設,讓農村更加宜居宜業

            “鄉村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在平望鎮廟頭村后港,有著這樣一句顯眼的標語。這也是廟頭村規劃發展中繞不開的主題。

            廟頭村后港,位于“魅力大運河、美麗湖泊群”之環長漾特色田園鄉村群,發達的水系、肥沃的土壤,讓這個村莊成為發展農耕產業的良佳之地。廟頭村通過編制《平望廟頭田園綜合體旅游總體規劃》,以養之源、桑之源、漁之源、綠之源、果之源“五源”驅動發展格局,并引入村上等農文旅品牌,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旅游鄉村,不僅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更讓村民感受到“濃濃的幸?!?。

            近年來,吳江圍繞打造“江村”鄉村振興品牌,組團式、品牌化、片區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打通行政村域農路、串聯休閑旅游線路、統籌區域資源配置等方式,將單獨發展建設的鄉村個體穿點成線、連線成面,推動點位式“盆景”轉為連片的“風景”,形成了“魅力大運河”“美麗湖泊群”兩大組團,環長漾特色田園鄉村群、同里農文旅融合發展區、黿蕩美麗鄉村群、浦江源漁耕水韻、八坼鄉村風情片、平望運浦鄉境拾光、盛澤絲綢水路和桃源江南渡等八個各具特點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片區。

            吳江統籌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體系建設,同步建設特色精品鄉村、特色康居鄉村、特色宜居鄉村。全區特色精品鄉村已建成14個、特色康居鄉村建成454個、特色宜居鄉村959個,不僅提升了群眾的參與度和支持度,還有效帶動了產業抱團發展,打造了謝家路“水韻桑田”、開弦弓“研學旅行”、廟頭后港“田園康養”、松陵南厙“白相里”等一批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水韻鄉愁”盆景和“濱水人居”風景典型,推動了鄉村全面振興。

            不斷激活現代農業“密碼”,讓農業更加高質高效

            2022年初,吳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入列“國家隊”,意味著吳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模式和成效走在了國內“第一方陣”,更為“江村”產業興旺提供了“加速器”。

            同里鎮北聯村位于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核心區,擁有優質糧油、特種水產、花卉園藝等特色產業,水稻單產全省領先。如今的北聯村已入駐三港配送、神元生物、駿瑞農業、江瀾農業、五月田農場等26家農業企業。

            近年來,吳江以“富農”為最終落腳點,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從規?;?、數字化和完善產業鏈等方面尋求突破口,潛心補短板、強特色、創亮點。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實施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和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兩大行動”,基本實現糧食作物“耕種管收烘”全程機械化,產業園綜合機械化率達99%以上;建成“1+2+N”數字農業農村云平臺,率先示范水稻農機無人化駕駛新技術,積極探索“無人農場、大田托管”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推動智慧農業生產場景在花卉園藝、流水養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領域廣泛應用。

            “互聯網+”連通農業、文旅兩端,不斷激活產業密碼。當前,“吳江大米”“吳江太湖大閘蟹”“吳江香青菜”等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和“一根絲”“一只蟹”“一壺酒”的農業電商格局基本形成。每逢節假日,數萬人次到吳江赴“長漾之約”,“中國·江村”的人氣“流量”逐漸增長。

            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讓農民更加富裕富足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编l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讓農民實現增收,讓老鄉有切切實實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震澤鎮的齊心村地處環長漾特色田園鄉村群區域,是“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范區的重要村落。一直以來,齊心村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作為最重要發展目標,成功構建了糧食生產合作社、勞務合作社、文旅合作社三種類型的合作社,涉足現代農業、美村建設、文旅發展等領域,為農民增收擴展了渠道、搭建了平臺。

            農村集體資產是農民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年來,在不斷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吳江區積極探索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涌現出了一批有亮點、有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優秀案例。2021年,吳江區實現村均可支配收入817萬元,同比增長10.4%;積極推進24個“惠村項目”,總投資5.5億元、建筑面積達18.3萬平方米;累計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410人,小農戶農民培訓占比達93.2%;全年開展新生代農民工技能培訓1477人,農民創業培訓360人。(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梅方瀅 通訊員 梅姚曦)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

          免费一卡二卡日韩AV
          <button id="b4xfo"></button>
            <dd id="b4xfo"><track id="b4xfo"></track></dd>
              1. <th id="b4xf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