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那個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個稻穗下乘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如此暢想。
8月8日,今年池州市東至縣昭潭鎮在全省首批試種的“巨型稻”現已長到1.9米。
“巨型稻”是由袁隆平團隊與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員團隊研發出來的一種新型水稻。昭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黃國梁介紹,今年初,在東至縣農業農村局的謀劃下,昭潭鎮政府組織種植大戶到福建進行了“巨型稻”相關考察,在得到專家調研論證后,進行了引進,這也是全省首批。
該“巨型稻”名為“豐超6號”,全生育期155天,落戶在昭潭鎮思源河村示范種植,面積達245畝。引進后,采取全程托管的模式,由公司提供技術方案,并由昭潭鎮農技站派專人負責技術實施指導。公司以每畝1500斤水稻產量作為擔保,??低于1500斤公司賠償,并以高于市場價20%回收稻谷。
此外,還以每噸50元價格回收秸稈,每畝稻田可產秸稈3.5-4噸?!熬扌偷境墒鞎r,稈青籽黃,秸稈富含營養,可制作優質青貯飼料?!?/p>
黃國梁透露,經過近三個月的大田生長,現在的“巨型稻”莖稈粗壯,分蘗力極強,田間綜合農藝性狀表現優良,株高已達1.9米!
“現在,它們正處抽穗揚花期,預計平均畝產(機口稻)能達到1800斤。每畝施有機肥(餅肥)75公斤,水稻配方肥10公斤。病蟲害防治在移栽后30天化防一次,且全生育期只防治一次?!秉S國梁補充。
“巨型稻”每畝肥料種子成本約為650元,普通雜交稻肥料種子農藥成本約為550元。由于其他人工等投入成本相近,對比之下,“巨型稻”平均每畝投入成本要多100元左右。
但從收益方面來看,按目前“巨型稻”的估產情況,平均單產每畝預計可達到1800斤,比普通雜交稻要多出300斤左右。秸稈回收平均每畝又可多出150-200元,合計每畝可比種植普通雜交水稻收益要高出600-800元。
“今年要是巨型稻成功示范,下一步有計劃進一步擴大示范推廣面積,帶動示范引領,惠及更多的農業主體?!秉S國梁表示,推廣“巨型稻”有助于實現一產融合二三產業發展,利用村申報農作物秸稈回收再利用項目來進一步增加農副產品附加值,拓寬村級集體經濟渠道。(任海怡)
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