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b4xfo"></button>
      <dd id="b4xfo"><track id="b4xfo"></track></dd>
        1. <th id="b4xfo"></th>
        2. 中安在線手機版|安徽發布|省政府網微博|中安在線微信|中安在線微博

          設為首頁

          英文|簡體|繁體

          您當前的位置 : 鄉村振興 > 振興智庫

          中安在線   2022-11-21 16:11:55   來源:中國農網    作者:胡立剛   編輯:汪源

            “今年的高溫天氣對粳稻生產影響比較大,意外的收獲是老天也幫我們一起篩選出了優質粳稻新品種,明年我們就種‘申優28’和‘申優R1’?!?岳桂元指著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院區共建優質稻品種示范和產業化開發基地里金燦燦沉甸甸的稻穗說。

            岳桂元是上海盛致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公司經過數年努力,在上海水稻產業從賣稻谷向賣大米轉型過程中脫穎而出,企業構建的以經營上海市金山區中高端綠色稻米為核心業務的稻米價值鏈頗受政府和市場關注。2021年新涇村以“稻香新涇”的主題獲得了創建上海市第四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后,第一時間引進該企業,為企業參與打造朱涇鎮“稻花灣”優質稻米區域公用品牌、共建優質稻品種示范和產業化開發基地創造了條件。

            記者通過上海市農科院作物所了解到,在這個400畝的基地里共種植了五個農科院選育的優質粳稻新品種,包括獲得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的常規粳稻品種“滬軟1212”。

            “滬軟1212”因為口感好、收割期較早,有利于茬口調整,近兩年,通過改良,原本稻瘟病抗性弱的問題也得到了大幅改善。為何深諳上海優質大米市場供需態勢和種植加工環節經營者喜好的岳桂元格外關注“申優”品種?

            上海市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農科院作物所所長曹黎明研究員告訴記者,過去20年,我國人均粳米消費量增加了40%,未來增加粳米供給對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需求非常重要,粳米已呈供不應求趨勢,市場一直呼喚優質、高產、種子價格低的粳稻品種,雜交粳稻申優系列具有相當好的綜合優勢,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溫光資源充足,是發展優質高產雜交粳稻的最佳區域。

            曹黎明(左)和岳桂元在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院區共建優質稻品種示范和產業化開發基地里察看“申優”系新品種長勢

            長江中下游是粳稻主產區,過去十多年,長三角特別是杭嘉湖平原、上海、江蘇一帶,“花優14”和“南粳46”幾乎占盡了雜交粳稻和常規粳稻品種優勢。但是,按照市場優質、高產、種子價格低的標準,這兩個主導品種各自存在難以改良的缺陷,“花優14”以損失產量優勢的方式提升抗倒伏性能,在外省市難以推廣,而“南粳46”除了大米外觀質量不夠高的問題,越來越高的種子價格讓經營戶望而生畏。擁有成功培育“花優14”品種光環的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水稻雜優團隊一直沒有放棄他們的夢想——培育優質、高產、種子價格低的粳稻品種。近兩年,隨著“申優28”口碑在長江下游糧食經營戶中傳播,特別是“申優28”被金山區認定為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的主要品種,成為2022年長江下游新品種大會唯一的粳型雜交稻推薦品種之后,申優系雜交粳稻新品種引來越來越多的關注。

            2019年育成并相繼在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推廣的“申優28”的優勢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生育期比‘花優14’提前十天左右,米質主要指標均達到了國家一級優質米標準,高抗稻瘟病,還對白葉枯病有較強抗性,每畝可減少3次農藥用量,生態效益極為顯著?!闭f起“申優28”的優勢,金山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孫利娓娓道來。

            記者從種植戶那里證實了孫利對“申優28”的評價,5個“申恢26”新品種均達到了超級稻標準,最高畝產達到830kg/畝以上;生育期大幅縮短,從而拓寬了雜交粳稻品種的適應性,克服了產量與品質、抗病以及生態適應性等難以協調的生產難題。優勢突出的粳稻新恢復系“申恢26”也因這些優勢而被隆平高科、荃銀高科等種業頭部企業以及國家粳稻工程中心等科研院校廣泛引種利用。

            “還有一個優勢是種子成本低,上海雜交粳稻種子賣全國最低價,這是很多人不敢想象的?!睂O利說。

            雜交粳稻具備米質、產量、抗病等方面的優勢不難理解,可是,雜交粳稻制種成本高是世界級難題,何況,上海的農業成本相對較高,申優系種子價格全國最低是怎么做到的?

            記者通過專家了解到,恢復系花粉量少、跟不育系花時不同步是影響雜交粳稻制種的主要因素。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水稻雜優團隊瞄準該技術難題,經過十幾年攻關選育出了突破性的粳稻恢復系“申恢26”,該恢復系花粉量大,異交習性好,花時與主要不育系同步,因此繁殖制種產量高。

            “申優”系新品種機械化授粉制種場景

            “為了充分利用‘申恢26’易于制種的獨特性,團隊還開展了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研究,建立了雜交粳稻高產高效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體系”團隊成員牛付安博士說。

            記者通過牛付安了解到,雜交粳稻高產高效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體系包括集成機插秧、機械植保和施肥、機械割葉、農機輔助授粉、分類機械收割、種子質量控制等農機具配置及操作技術,機械化率高達94%,節約勞動力40%以上,平均制種產量比15年前增加了一倍,以“申恢26”為父本選育的申優系雜交粳稻新品種因此屢創國內外雜交粳稻制種紀錄,最高產量達到了346.1Kg/畝,因此,使得勞動力成本最高的上海成為全國雜交粳稻種子價格最低、用種成本最低的省市。

            優勢如此明顯的“申恢26”系雜交粳稻品種能否有進一步的突破?記者了解到,團隊已經圍繞香味基因聚合開展進一步攻關,成功選育出優質高產爆米花香型雜交粳稻新品種“申優R1”,該品種已經在金山區試種,正被長江中下游稻米經營者所關注。(胡立剛)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

          免费一卡二卡日韩AV
          <button id="b4xfo"></button>
            <dd id="b4xfo"><track id="b4xfo"></track></dd>
              1. <th id="b4xfo"></th>